分类 古今方药集锦 下的文章

【组方】柴胡6g 黄芩9g 黄连3g 栀子15g 龙胆6g 连翘9g 大黄6g 石菖蒲6g 猪胆汁3g
【功效】清肝泻火、和解少阳
【主治】中耳炎引起的耳鸣耳聋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,心烦易怒,大便秘结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一日一剂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辛辣
【方解】方中柴胡、黄芩和解少阳,黄连、栀子、龙胆、连翘清肝胆之郁热火毒,大黄清热通便,釜底抽薪,石菖蒲通耳窍,妙用猪胆汁,引导诸药,入于病灶,直捣巢穴。诸药合用则肝胆郁热可除,耳鸣耳聋自然康复。

【组方】生甘遂10g 生大戟10g 生芫花10g 生大黄20g 牵牛子40g 腹水草30g 木香5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研粉,备用
【功效】攻下逐水
【主治】肝癌、肝腹水引起的腹水
【用法】取药粉适量,用醋调成膏,填满肚脐,胶带固定,24小时更换一次

【组方】化橘红6g、法半夏9g、茯苓6g、枳壳9g、海浮石30g、生麻黄6g、杏仁9g、前胡9g、鱼腥草18g、全瓜篓15g、黄芩9g、生甘草3g、苇茎12g
【功效】理气化痰,宣肺平喘
【主治】慢性支气管炎
【用法】一日一剂,水煎二次,早、晚各分服
【方解】方中二陈汤(化橘红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)枳壳,理气化痰,重用海浮石清金降火,消积块,化老痰,瓜蒌宽胸理气,除胸闷。麻黄宣发肺气,杏仁、前胡肃降肺气,黄芩、鱼腥草清痰湿之郁热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,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)苇茎者,茎直而中空,形似肺管(支气管),可引诸药入于肺中,直达病灶。诸药合用则顽痰可化,气道可通,肺气肃降,而咳喘自除。本方乃付济华医师专为慢性支气管炎所制,临床应用多年疗效可靠。

【组方】僵蚕6g 全蝎3g 制白附9g 荆芥9g 防风9g 钩藤9g 柴葛根15g 地龙9g 白芷6g
【功效】祛风通络、化痰解痉
【主治】面瘫、面神经麻痹、面肌痉挛、三叉神经痛
【用法】水煎服,一日一剂
【注意事项】避风寒
【方解】本方由治疗面瘫的经典名方牵正散(僵蚕、全蝎、白附子) 脱化而来。方中僵蚕、全蝎、白附子化痰通络三药共为君。荆芥、防风祛风散寒以去外风,钩藤、地龙平肝熄风、活血通络以除内风,四味药合用共为臣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,复制转载者请注明药方出处)葛根解痉舒筋,善于缓解肌肉痉挛,而为佐药。妙用一味白芷直入头面阳明经脉,引诸药直达病所而为使药。诸药合用则风邪可散,痰邪可化,经脉得通则面瘫自然康复。

【组方】鸡蛋壳30g 白芨12g 三七9g 海螵蛸9g 木香18g 枳壳18g 延胡索24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混合均匀共研细粉,备用
【功效】敛疮生肌,行气止痛
【主治】胃溃疡
【用法】每次3-6g,每日两次,温开水送服,饭前服用
【方解】胃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,胃酸分泌过多腐蚀胃粘膜所致。方中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可以中和胃酸,同时又有敛疮生肌的功效故重用为君药。白芨、海螵蛸敛疮生肌,可以在胃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防止胃酸的腐蚀共为臣药。三七散瘀止血,可以治疗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,木香、枳壳行气止痛,延胡索活血止痛用以缓解胃溃疡所致疼痛,四药合用共为佐药。付济华医师多年来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胃溃疡,皆能应手取效,实乃是专治胃溃疡的妙药良方。

【组方】川黄连5g 苍术9g 厚朴9g 大腹皮9g 陈皮6g 半夏9g 醋柴胡6g 白芍9g 黄芩9g 灸甘草3g
【功效】清热燥湿 疏肝和胃
【主治】浅表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、反流性食管炎
【用法】一日一剂 ,水煎二次,早晚分服,饭后半小时服用。
【方解】方中平胃散(苍术、厚朴、陈皮)健脾燥湿,黄连、黄芩清热燥湿,大腹皮理气以消胀,半夏降逆止呕,柴胡、白芍疏肝理气,炙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共凑清热燥湿,疏肝和胃之效,则湿热得清,肝气得舒,胃气自和,胃炎安有不哉?本方乃付济华医师专为胃炎所制,临床应用多年,疗效确切。

【组方】金银花35g 连翘35g 大黄25g 桔梗25g 黄连35g 栀子30g 黄柏25g 黄芩30g 赤芍25g 当归20g川穹15g 白芷20g 白蔹15g 木鳖15g 蓖麻20g 芙蓉15g 花粉15g 蜈蚣5条 樟脑10g 山甲15g 没药10g儿茶10g 乳香10g 血蝎10g 轻粉10g 冰片5g
【制法】将细料:乳香、没药、儿茶、血竭、轻粉、樟脑、冰片共同研磨成极细粉,备用。其余药物用芝麻油2000g同放于锅中,浸泡七日,七日后文火炸枯,炼油至滴水成珠,加入黄丹650g,收膏。将膏药浸泡于水中七日去火毒。七日后取膏用文火溶化,加入上述研磨好的细料,即可。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透脓拔毒
【主治】各种疮痈肿毒
【用法】外用,贴于患处

【组方】栀子9g 黄柏9g 车前子12g(包煎) 败酱草15g 马鞭草9g 川楝子6g 延胡索6g
【功效】清热祛湿、化瘀消痈
【主治】前列腺炎
【用法】水煎服,一日一剂,每日两次
【方解】中医认为前列腺炎乃湿热痈毒壅滞肝肾所致。方中栀子清肝经湿热,黄柏清肾经湿热,二药合用共为君药。车前子清热祛湿,利尿通淋 ,败酱草、马鞭草清热消痈,共为臣药。川楝子、延胡索乃名方金铃子散,善于疏肝清热,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引起的小腹坠胀、疼痛不适,而为佐药。诸药合用共凑清热祛湿,化瘀止痛之功,是付济华医师专为前列腺炎所制。

【组方】土茯苓30g 菝葜30g 苦参9g 白鲜皮18g 黄柏9g 拳参9g 金银花9g 连翘9g 蝉蜕6g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、祛湿止痒
【主治】银屑病(牛皮癣)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一日一剂

【组方】生首乌30g 山楂18g 普洱茶15g 丹参15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混合后打成粗粉,即成降脂茶
【功效】降脂化浊、活血通脉
【主治】高血脂
【用法】取降脂茶药粉9g代茶饮,每日两次
【方解】高血脂中医认为是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血中“脂浊不化”所致。何首乌未经炮制,原药材直接晒干的称作生首乌,经过炮制后的何首乌称为制首乌。生首乌具有降脂化浊的功效,而制首乌则具有益肾填精的作用。方中重用生首乌降脂化浊而为君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,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)山楂有助消化的作用,尤其善于治疗因过食肉类、脂肪类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,由此可见山楂具有“消化”脂肪的作用,现代医学证明山楂含有解脂酶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,故用其为臣药。普洱茶早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具有“解油腻,刮肠通泄”的作用,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它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,将其入于方中而为佐药,丹参活血通脉,有助于改善心脑血液微循环,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而为使药。诸药合用共凑降脂化浊,活血通脉之效,可以有效治疗高血脂,是付济华医师临床应用多年的降脂良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