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组方】大黄15g(后下) 芒硝9g(烊化) 冬瓜仁45g 桃仁9g 丹皮6g 金银花30g 败酱草15g 木香9g 槟榔9g 延胡索15g 甘草3g
【功效】泄热败毒、行气散结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一日一剂,早晚服用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辛辣
【方解】中医学认为阑尾炎是热毒雍滞,导致肠腑气血不痛,不通则痛。本方以治疗肠痈的经典名方,大黄牡丹汤(大黄、芒硝、冬瓜仁、牡丹皮、桃仁)为基础,脱化而来。大黄牡丹汤有泻热通便,软坚散结的作用,可以将热毒从大便排出,釜底抽薪共为君药。金银花、败酱草两味药可以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,缓解阑尾炎性反应,而为臣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,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)木香、槟榔理气行滞,延胡索活血止痛共为佐药。用少量甘草可以缓和大黄、芒硝竣烈之性,以防苦寒伤中,又可调和诸药,故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则热毒可清,气血条畅,则肠痈可愈。是付济华中医师专为阑尾炎所研制,临床疗效确切,可以放心使用。

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,主要表现为, 颈前肿胀,眼突,烦躁易怒,手指颤抖,多汗,面红目赤,头晕目眩,口苦咽干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中医认为此证属于肝火旺盛,治疗应清肝泻火,软坚散结。

【组方】龙胆草6g 栀子15g 黄芩9g 夏枯草30g 黄药子6g 鳖甲9g 浙贝母9g 白芍9g钩藤6g
【功效】清肝散火、软坚散结
【主治】甲亢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一日一剂,早晚各一次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海带等带碘食物
【方解】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,尤善清肝泻火,故为君药。肝胆相表里,肝火旺盛势必会引动少阳胆火,故用栀子清肝热,黄芩泻胆火,二药合用共为臣药。夏枯草、黄药子、鳖甲、浙贝母软坚散结,四药共为佐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,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)肝火旺盛,热极易生风,而出现肢体颤动,故用白芍、钩藤平肝熄风,另此二药又可引药入肝经,直达病所,故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凑清肝泻火、软坚散结之效,是付济华医师专为甲亢研制,经临床应用,疗效确切,可放心使用。

酒糟鼻主要是由于毛囊虫损害鼻子周围皮肤造成皮损。中医认为是肺胃蕴热所致,因为肺开窍于鼻,肺热郁结于肺窍鼻端而致此病。

【组方】百部36g 硫磺18g 大黄18g 黄芩9g 黄连9g 栀子9g 丹皮9g 冰片3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打粗粉,浸泡75%酒精200ml中,密封7日
【功效】清热泻火,杀虫
【主治】酒糟鼻
【用法】取药液涂于患处,早晚一次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辛辣
【方解】方中百部、硫磺二味药功专杀虫,可杀灭鼻部毛囊虫,而为君药。 三黄(大黄、黄芩、黄连)清热泻火,为臣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) 丹皮、栀子活血凉血,以消红赤为佐药。冰片性寒,既能清热作用,又可促进药物的透皮渗透,故为使药。诸药合用则虫螨可除,热邪可清,此病自可痊愈。是付济华中医师家传秘方。

【组方】蒲公英45g 金银花15g 连翘15g 皂角刺15g 天花粉15g 漏芦9g 王不留行 9g 桔梗3g 葛根15g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、通乳消痈
【主治】乳腺炎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每日一剂,早晚饭后服用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辛辣
【方解】方中蒲公英为治疗乳痈之要药,连翘为疮科之圣药,金银花为治疗各种痈肿疮毒之必用药,三药皆有清热解毒之效,合用共为君药。(本文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)皂角刺、天花粉消痈排脓,共为臣药。王不留、漏芦有通乳之效,此病用之,乳腺畅通则为乳房郁热毒邪外泄开辟了通道,共为佐药。本文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桔梗引药上行,葛根可引诸药入乳房,直达病灶,共为使药。诸药合用则热毒可清,乳腺通达,安有不愈之理哉!

【组方】丁香10g 肉桂5g 吴茱萸5g 木香5g 苍术15g 五倍子15g 白胡椒15g 木鳖子10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,备用
【主治】小儿慢性腹泻
【用法】每次取1-2克,醋调成膏填满肚脐,胶布固定
【注意事项】急性肠炎禁用

【组方】人参3g 茯苓6g 炒白术6g 藿香叶3g 木香3g 葛根9g 肉豆蔻6g 防风3g 灸甘草3g
【功效】健脾益气、固肠止泻
【主治】小儿慢性腹泻
【用法】水煎服,一日一剂,水煎二次,早晚服用
【注意事项】急性肠炎禁用
【方解】本方以治疗小儿腹泻的名方七味白术散(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藿香、葛根、木香、炙甘草)为基础,加减脱化而来。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四味药为四君子汤,益气健脾共为君药。藿香芳香化湿,葛根升阳止泻共为臣药,因为腹泻的时候往往会伴随腹痛,用木香行气止痛,肉豆蔻固肠止泻,此二药共为佐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)补脾派宗师李东垣,善用防风止泻,他认为风药可以胜湿,就像我们平时洗完衣服,风可以吹干衣服上的水一样,从而达到止泻的作用,用少量防风而为使药。

【组方】黄芪30g 白术18g 党参15g 当归9g 桂枝6g 仙灵脾6g 熟地9g 艾叶6g 灸甘草3g
【功效】益气养雪、温补元阳
【主治】四肢冰冷
【用法】水煎服,日一剂,水煎二次,早晚服用。
【方解】方中黄芪、白术、党参,益气健脾,当归、熟地补血,仙灵脾、艾叶温补元阳,桂枝横行肢臂,引气血、阳气通达四肢,炙甘草调和诸药。本药方为(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)诸药合用则气血充足,阳气旺盛,手足自暖。本方为付济华医师临床经常使用的验方,疗效确切,百发百中,可放心使用。

泌尿系统感染,主要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,属于中医热淋的范畴。

【组方】黄柏9g 栀子15g 蒲公英18g 泽泻18g 滑石18g(先煎) 车前子9g(包煎) 萹蓄9g 瞿麦9g 冬葵子9g 白花蛇舌草15g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、利湿通淋
【主治】尿道炎、肾盂肾炎
【用法】水煎二次,一日一剂服用
【注意事项】禁食辛辣
【方解】黄柏栀子清热泻火,为君药。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清热解毒,为臣药。车前子泽泻冬葵子利尿通淋,为佐药。滑石碱化尿液,引诸药直达病灶,为使药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)诸药合用则湿热可清,淋证可愈。是付济华医师专为泌尿系感染,量身打造的临床验方,经过多年临床验证,明确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,使用本方,百发百中,从无失手,临床可以放心使用。

【组方】麻黄6g 杏仁6g 石膏30g(先煎) 柴胡9g 黄芩6g 金银花6g 甘草3g
【功效】解表退热、和解少阳
【主治】感冒或肺炎引起的发热
【用法】水煎服,日一剂,水煎二次,早晚各一次
【注】本方剂量为3岁以上儿童一日服用剂量,低于3岁剂量酌减
【方解】中医认为,外感发热是因为,外感风寒邪气,闭塞腠理毛孔,郁而化热。治疗当发汗解表,清解郁热。本方在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(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)的基础上脱化而来。麻黄发汗解表,开腠理,驱邪外出,石膏是退烧的要药,重用石膏清解郁热。柴胡、黄芩为小柴胡汤的基本结构,对往来之寒热有特殊的疗效。(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)金银花芳香疏散,善透在表之邪热,杏仁降气止咳,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则邪气除,郁热清,高烧自退。本方是付济华医师临床经常使用的专门治疗小儿发热的良方,临床应用屡试不爽。

【组方】白矾30g 郁金30g 天竺黄50g 天麻15g 钩藤15g 藏红花5g 全虫10g 清半夏10g 胆南星15g 琥珀10g 牛黄10g 水牛角粉15g 远志10g 麝香0.5g 朱砂3g
【制法】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,即可
【功效】熄风化痰,镇静安神,开窍定痫
【主治】癫痫
【用法】每次服5g,早晚两次,温水送服
【注意】朱砂有毒,不宜久服,服药三个月后请停止用药。